1. 首页 >创投 > 正文

欲穷千里目更一层楼打一四字成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导读 哈喽,小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一层楼打一四字成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带着大家一...

哈喽,小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一层楼打一四字成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2、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3、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4、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5、 2.白日:太阳。

6、 3. 尽:消失。

7、 4.依:依傍。

8、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9、 5.穷:尽,使达到极点。

10、 6.千里目:眼界宽阔。

11、 7.更:再。

12、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13、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4、 〖诗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15、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16、“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17、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18、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19、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20、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21、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22、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23、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24、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25、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26、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27、至于“黄河”。

28、当然也是写实。

29、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30、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31、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

32、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33、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34、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

35、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36、 后两句写所想。

37、“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38、“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39、“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40、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41、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42、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43、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44、 〖写作特点〗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

45、有人说,诗忌说理。

46、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

47、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48、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49、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

50、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51、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52、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53、”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54、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

55、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