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基础第二版答案(通信网)
大家好,雨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通信网络基础第二版答案,通信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无线专网的稳定因素有哪些?
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通信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经过24年的发展,我市以超短波150MHz为主要无线通信的防汛专用网仍在日常防汛抢险工作中蓬勃发展。然而,影响防汛无线通信网络稳定性的因素很多。除了自然因素,影响通信稳定性的人为因素也很重要。一方面,无线通信网的稳定性取决于台站的选择、频率的合理分配、人为或自然干扰等因素。本文以郓城防汛无线通信专网为例,分析了通信网的稳定性
1.场地布局对通信网稳定性的影响
基站的位置直接影响通信网,的通信质量,150MHz无线电波的传播路径损耗直接影响通信信道质量。无线电波传播路径损耗可以由下面的公式表示:
Lb=Lbf A
其中Lbf是自由空间损耗,它取决于路径长度和工作波长的大小;a是一个随机量,与山丘、建筑物、地球曲率、天线高度、天气条件等因素有关。
在无线信道中,由于自由空间损耗LBF的路径长度和工作波长是固定的,所以路径损耗Lbf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随机量A,而决定A大小的关键因素是无线电波传播路径上遇到的山体阻挡。运城市与山西省垣曲、平陆、芮城三县之间有一道海拔1993.8米的中高山屏障。对于150MHz频段的无线电波传播来说,山障有很大的衰减,削弱了接收点的信号,降低了无线信道的质量。为了减少山峰的阻挡,台站应设在无线电波传播方向仰角应小于3的地理位置。这样,可以保持无线通信专网的信道质量,从而提高通信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频率对通信网稳定性的影响
在无线通信网,中,工作频率是影响通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山西省运城市防汛无线通信网中,由于地形复杂,由高山、崎岖的山谷和丘陵组成,组网时工作频段和频段的选择将直接影响通信网,的稳定性,并且由于站点较多(目前为44个站点),点频选择过多,一方面降低了频率利用率,另一方面会产生互调短波,阻断通信网,造成频点之间的干扰。但是根据中高山复杂地形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小区划分和频率复用的方法来提高通信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里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区域划分和频率复用。通信网稳定的影响
运城防汛通信网面积13968平方公里,有44个固定站,最远的通信站在74公里之外。基于目前的经济条件,为了提高频率的有效利用率,扩大通信网,的覆盖范围,实际上可以将通信网分为三个区,每个区有一个中心站。一级网络干线使用150MHz双电源点,二级网络干线使用150MHz双电源点的其中一个频点。另外,小区域的网络布局减少了频点数量,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和信道质量,即使最远的通信距离也能满足通信网指标的要求。因此,小区域频率复用可以提高防洪通信网的稳定性
2.频带对通信网稳定性的影响
无线电波的路径损耗随着无线电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任何无线通信线路,在通信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无线电波的路径损耗量取决于频率的大小。当频率增加时,无线电波传播损耗也增加,遇到高山障碍物时,无线电波损耗会增加,往往会降低信道质量,但抗干扰性增强,具有改善信道质量的能力。因此,在组建无线通信专网时,使用什么样的频率才能使通信网的性能稳定可靠?根据现场实测值,其中73MHz、150MHz、230MHz和450MHz、150MHz和230MHz是最适合通信网,防洪的频段,150MHz和230MHz的现场实测值分别为24dB和21dB。从单通道工作的角度来看,完全满足我们的工作需求。帮我们选择150MHz频段作为组网频段,这样会提高整个通信网的稳定性
3.光斑频率对无线通信网稳定性的影响
通信网的无线频段确定后,如果点频选择不当,在有中继的通信网会产生互调波,中继站被阻塞,影响中继覆盖的小区域内的台站工作。因此,点频应严格遵循25KHz的信道间距和150MHz的双工频差,尽可能避免互调波的产生,选择好的点频,避免频率间的干扰,保证通信网的稳定
第三,人为或自然干扰对通信网稳定性的影响
1.人为干预对通信网稳定性的影响
人为干扰源主要来自电气噪声干扰,如发电机、电动机、磁电机、工业干扰等。它们有很宽的频谱,其强度随频率而变化,所有这些都会影响通信网电台的稳定性
2.自然干扰对通信网稳定性的影响
自然噪声的干扰是指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电磁波源,如天文干扰、太阳黑子、天气变化等。这会影响无线通信网的稳定性
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在设置通信网时要尽量避开干扰源,特别是在设置中继站或中心站时,站址的选择要避开干扰源,保证通信网的稳定性
四。信道质量可靠性演示
信道质量的可靠性取决于通信信道的质量,下面仅对此进行说明。
衡量无线信道质量可靠性的指标;是系统信道余量Gcso大于天气变化引起的电波衰落平衡m,即GcsoM信道质量可靠。论据:GcsoM。无线电波的传播受多种因素影响,系统信道裕度Gcso是综合考虑天线高度、地球曲率、射频功率、天线增益、馈线损耗、山高、大建筑等因素得到的信道裕度。
⑴通信网的形式方面:由一点对多点辐射状通信网,发展到星形网和带状网联合组成的通信网。
⑵通信网的功能方面:由简单的话路通信发展到话路数据同用的通信网。
⑶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从全国防汛水情测报通信网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来看,无线通信网趋势,既不是单一的电话网,也不是单一的数据网,而是话路、数据兼容,有线无线相结合,包括信息采集抢险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决策支持系统,向着功能较全的方向发展。
本文讲解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