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不学则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关于思而不学则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秋风收落叶:你好。
2、你问:文言文中而是什么意思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
3、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
4、 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
5、一并打给你。
6、 而 一、ér ㈠颊毛,象毛之形。
7、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
8、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9、” ㈡代词。
10、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
11、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12、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13、” ㈢连词。
14、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
15、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
16、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
17、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18、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
19、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
20、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
21、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2、” ⒏ 如果。
23、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㈣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
24、例如:《图画》:“古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25、” ⒈相当于“之”。
26、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7、” ⒉表语气。
28、略近于“兮”。
29、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㈤ 通“如”、如同、好像。
30、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
31、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32、” 二、néng ㄋㄥ ㈥通“能”。
33、 ⒈能够。
34、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35、” ⒉能力。
36、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参考文献:《辞源》《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