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动态 > 正文

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关于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2、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

3、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

4、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

5、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例外如:软木 500m/s,小于煤油(25℃)、蒸馏水(25℃)等),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7、自然界中,有光能,水能,生活中有机械能,电能,其实声也有能量。

8、例如,两个频率相同的物体,敲击其中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也会振动发声,这种现象叫做共鸣。

9、声音传播是带动了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说明声音也有能量。

10、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符号为dB。

11、0分贝刚刚引起听觉。

12、人们把超过听力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听力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13、扩展资料有时,我们站在山上高呼,会听到我们的回声,是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障碍,会反弹回来,再次被我们听到.当两种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时,时差小于0.1秒时,我们就区分不开了。

14、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

15、当然,在一个有障碍物、阻挡物的空间内发出声音,就会有回声,也就是说,只要声音在传递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发生回声现象。

16、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较大分贝的声音在空旷环境下,人耳才会分辨出回声,而日常生活中人耳也经常收集到回声,但由于回声的分贝低或者在嘈杂环境下,所以人耳分辨不出回声,所以不能产生“日常生活中没有回声”这样的误解,其实,只是我们的耳朵分辨不出这样的声音,或者说是大脑接受到但分辨不出而已。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音 (物理术语)。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