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
是太湖吴文化的地域范围究竟有多大?根据自然环境蕴含的不同特征,物质精神方面的不同形态,相关专家研究认定,吴文化的地域界定是:以长江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形象地说是以太湖为腹心,沪、宁作首尾,苏锡常、杭嘉湖为节肢,旁及镇江、南通、扬州的一个地域整体。作为吴地腹心的太湖,应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太湖文化作为一种大文化,涵盖了先吴文化和吴文化。却有人误将太湖文化当作吴文化的一部分,譬如那部电视宣传片《水天堂》的解说词,就是这样写的:太湖骑在苏州这匹已经奔走了两千五百多年的竹马上,风韵动人地摆动着不老的青梅……吴文化起源于太湖,其开创则源自吴地始祖泰伯及其弟仲雍。他们为让王位,离开岐山来到太湖,立国“勾吴”。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都被习惯地称为“吴国”。后世人就以“吴”字作为这一地区的代称或简称,也作为这一地区的文化符号。“吴”是会意字,《说文解字》解道:“吴,大言也。从矢,口。”“口”表示呼喊,“矢”系人在奔跑时回头反顾的象形。这是早先居住在陕西一带狩猎者——吴人的原始意义(笔者姑且称其为“先吴人”)。上古“吴”字,是后世“吴”、“虞”两字的原始文字,狩猎者为诱捕猎物,往往身披兽皮,所以在吴字上也加上“虍”字头作“虞”,故先秦以前,吴、虞两字相通,因此,吴人也可称“虞人”。至今在常熟还有以“虞”命名的地名,如虞山、虞城。确切的说,泰伯奔吴,应是泰伯奔“湖(太湖)”。早在炎黄之时,随着炎黄部落的东扩,先吴人就大规模东迁。到尧舜时,先吴已有多支系迁徙到太湖流域。泰伯奔吴后,学江南之俗,荆蛮文身,刀耕火种,渔猎为业。《吴地志》载:泰伯“以‘鱼’为图腾,并建立‘吴(鱼)国’(吴语“吴”“鱼”音义相同)”。吴文化从此揭开了序幕。先吴人也由内陆山区的虞人、猎人,变为水乡泽国的渔人、农人。同时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使黄河流域文明与太湖流域土著文化相融合,推进了太湖地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勾吴文化”。并历经了越楚齐鲁等国的频繁交战兼并、春秋战国时的相互交融整合,直到六朝前期才走向完善,形成了兼容并蓄的独特的吴文化。而泰伯奔“湖”前的史前文化,包括新、旧石器时代太湖地区土著人创造的文化,人们习惯称为江南土著文化的远古时期,或称之荆蛮文化、先吴文化。其实这段吴文化的原创时期,也就是太湖文化。人们发现,一万年前太湖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如旧石器晚期的太湖三山文化、马家浜的稻作文化,作为吴地的史前文化,比之于中原地区也有辉煌时期。太湖流域河网稠密,湖荡众多,雨量充沛,气候温润,是我国著名的水乡,适合农业的发展,种植水稻的历史十分悠久。考古发掘证实,马家浜文化类型的苏州唯亭草鞋山,就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在吴县澄湖和吴江梅埝龙南遗址等处,也发现了史前水稻遗址,并有一套较为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与生产工具。太湖流域及良渚大小墓地出土的数量不等、精致不一的陶玉器等随葬品,显示了吴地先民的卓越智慧。漫长的太湖文化(先吴文化)所创造的史前文明,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很大影响,为随后而来的勾吴文化乃至整个吴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打下了良好基础。
标签: 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