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一字定褒贬说的那本书(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关于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一字定褒贬说的那本书,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先举个例子,再看后面的帖子。
2、如“郑伯克段于鄢”段是郑伯的弟弟和臣子,通常君主杀臣会用“诛”“伐”,可是孔子用“克”实际是对郑伯的讽刺。
3、 比较普遍的认为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4、《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5、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6、”《春秋》是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经过孔子的修订,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年(前481年)期间的鲁国历史。
7、因其文字简洁精辟,多含议论褒贬,这部史书的写作技巧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
8、 其基本特征有二:一来虽文字简短而微言大义,二来尽管富含褒贬,又每每中规中矩。
9、又有人认为其特征是内在的法律精神和外在的委婉平易的表达方式。
10、不才以为二者的意思并太大的差别,只是文本不同罢了。
11、这种行文方法往往要求用词准确,选词谨慎,事件的性质,情形和结果的描述,其间往往会流露出的作者的态度。
12、貌似客观的纪录,却是有褒有贬的,可以看出作者的倾向。
13、春秋笔法的表达方式,则是把价值判断寓于看似平淡的语句之中。
14、平淡的背后,是深思、再思、三思后的定论。
15、高简的文笔,传达的是历史法庭的泠泠寒意。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