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波球囊(震波)
大家好,我是小科,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震波球囊,震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震波属于紊流的一种传播形式。如同其他通常形式下的波动,震波也可以通过介质传输能量。在某些不存在物理介质的特殊情况下,震波可以通过场,如电磁场来传输能量。震波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介质特性(如压力、温度、或速度)在震波前后发生了一个像正的阶梯函数般的突然变化。与此相应的负的阶跃则为膨胀波。声学震波其速度一般高于通常波速(在空气中即音速)。
2、 不像孤波(另一种形式的非线性波),震波随距离的增加耗散很快。而且,膨胀波总是伴随著震波,并最终与震波合并。这部分抵消了震波的影响。声爆,一种超音速飞机通过时产生的声学现象,即是由震波——膨胀波对的耗散和烟灭所产生的。
3、激波是运动气体中的强压缩波。气体中微弱扰动是以当地音速向四周传播的。物体以亚音速运动时,扰动传播速度比物体运动速度大,所以扰动集中不起来,这时整个流场上流动参数(包括流速、压强等)的分布是连续的。而当物体以超音速运动时,扰动来不及传到物体的前面去,结果前面的气体受到运动物体突跃式的压缩,形成集中的强扰动,这时出现一个压缩过程的界面,称为激波。经过激波,气体的压强、密度、温度都会突然升高,流速则突然下降。压强的跃升产生可闻的爆响。如飞机在较低的空域中作超音速飞行时,地面上的人可以听见这种响声,即所谓音爆。利用经过激波气体密度突变的特性,可以用光学仪器把激波拍摄下来(见风洞测量方法)。理想气体的激波没有厚度,是数学意义的不连续面。实际气体有粘性和传热性,这种物理性质使激波成为连续式的,不过其过程仍十分急骤。因此,实际激波是有厚度的,但数值十分微小,只有气体分子自由程的某个倍数,波前的相对超音速马赫数越大,厚度值越小。在激波内部有气体与气体之间的摩擦存在,使一部分机械能转变为热能。所以激波的出现意味着机械能的损失和波阻力的产生。因此在设计飞行器时,一般应避免激波的出现或减弱激波强度。激波就其形状来分有正激波、斜激波、离体激波、圆锥激波等。
4、 正激波 激波的波阵面与来流垂直。超音速气流经正激波后,速度突跃式地变为亚音速,经过激波的流速指向不变。图a [激波]曲线激波中的中间一段是正激波。此外,在超音速的管道流动中也可以出现正激波。
5、 斜激波 波阵面与来流不垂直。图a [激波]曲线激波中除中间一小段是正激波外,其余部分都是斜激波,与正激波相比,气流经过斜激波时变化较小,或者说斜激波比正激波为弱。此外,气流经过斜激波时指向必然突然折转。因而有两个角度,一个是波阵面与来流指向之间的夹角,或称激波斜角,另一个是波后气流折离原指向的折转角。角越大,激波越强。角小到等于马赫角时,激波就减弱到变成微弱扰动波或马赫波了。
6、 超音速飞机的翼剖面一般采用尖的前后缘,如图b[激波],这时头部出现斜激波。斜激波后的压强升高量比正激波为小,机翼受到的波阻力小。后缘处也有激波,那是因为上下翼面流来的气流要在后缘处汇合,两方面来的气流都折转指向才能汇合成一个共同的指向,斜激波正是超音速气流折转指向的一种形式。
7、 其他形式的激波 图a [激波]那种不依附于物体的激波称为离体激波。图b [激波]是附体激波。翼型的半顶角确定之后,飞行马赫数要大到一定的值之后才有附体激波存在。飞行马赫数未达此值以前只存在离体激波。而像图a[kg2][激波]那样的钝头物体,则不论多大都只存在离体激波,只是随上升,离体激波至物体的距离有所缩小而已。离体激波中间很大一部分十分接近于正激波,波后压强升得很高,物体的波阻很大。这正是航天器重返大气层时所需要的。航天器在外层空间绕地球转动时速度很高,具有巨大的动能。重返大气层时要把速度降下来,使动能迅速变为热能并迅速耗散掉。离体激波比附体激波能消耗更多的动能,钝头又正好覆盖烧蚀层,任其烧蚀以耗散热能(见烧蚀防热)。
8、 一个圆锥放在超音速气流里(迎角为零),如足够大时便产生一个附体的圆锥形的激波面(图c [激波])。气流通过圆锥激波的变化与平面斜激波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气流经过圆锥激波的突变之后还要继续改变指向,速度继续减小,最后才渐近地趋于与物面的斜角一致。也就是说,气流在激波上指向折转不够,所以当半顶角相同时,圆锥所产生的圆锥激波较之二维翼型的激波为弱。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