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谁(曹寅)
关于曹寅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谁,曹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曹雪芹 (1724年? -1763年,一说1764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2、清代小说家。
3、祖籍辽阳。
4、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汉族包衣。
5、中国清代人,一般认为他是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6、 家族及生平《红楼梦》是中国长篇小说的一座高峰,红学者多认为曹雪芹为《红楼梦》的作者,而且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因此书中贾家与曹雪芹真实家族的事迹有很大的关系,但对曹雪芹的生平,迄今知之不多,且大都来自红学家的考证。
7、许多红学家认为曹雪芹是在写曹家的历史,但一有人认其是为写清朝时期有名词人纳兰性德之历史,甚至有人传闻是写清朝帝王世家之史,但据今考证以曹家之典故写红楼无误。
8、家族明朝天启元年(161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兵伐明,攻占沈阳、辽阳,曹家先祖被满军所虏,归依旗人正白旗“包衣”(奴隶),曹雪芹的太高祖曹世选、高祖曹振彦沦为多尔衮的家奴。
9、曹振彦颇受多尔衮赏识,封为佐领,曾参与平定姜襄叛乱。
10、入关后,改任文官,历任山西吉州知州、大同府知府、两浙都转运盐使等三品官职。
11、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为己管,曹家成为御前内务府包衣,负责打理宫廷杂务。
12、这时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也由王府护卫升任为内廷二等侍卫。
13、根据胡适与周汝昌的考察,曹雪芹的家族和满清皇室渊源很大。
14、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妻孙氏是康熙帝的奶妈,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儿时伴读和御前侍卫,因此受到康熙的特殊照顾与宠信。
15、康熙二年(1663年),曹玺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主管采办皇室江南地区的丝绸,并监视南方各级官吏。
16、康熙对曹玺极为重视,曾赏蟒袍,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曹玺死后,还赠官一品工部尚书,并在约半年后南巡时,亲自慰问曹氏家属。
17、曹玺过世后,祖父曹寅也历任苏州织造、后又继任江宁织造和两淮巡盐御史。
18、曹寅是当代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精通诗词、戏曲和书法。
19、此时,曹氏家族极为显赫,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曹寅二女均被选为王妃。
20、但就因这个关系,曹寅晚年负债累累,亏空公家白银数余万两,但几次弹劾都不被康熙批准。
21、曹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病故,康熙命其儿子曹颙接替江宁织造职务,曹颙只任三年即去世,康熙特准曹寅之妻过继一个儿子曹頫(曹寅的胞弟曹荃(音同“宣”)之子)继承江宁织造职务,康熙仍然对待曹家亏欠抱宽容态度。
22、康熙1722年去世后,雍正即位,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开始失宠没落,几次江宁织造贡入的织物不合格受到雍正训斥,后来御史汇报曹頫任由管家监工,自己不理政事,再加上亏空银两。
23、最终因其解送织物上京,勒索钱物,被山东巡抚参奏,雍正批示“本来就不是个东西!”,下令雍正六年元宵之前抄家,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1],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催交亏欠,所有家产奴仆都赏给新任江宁织造隋赫德,新织造将北京房产17间和三对家仆给了曹寅之妻度日,是崇文门外蒜市口曹雪芹故居。
24、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
25、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26、乾隆帝即位后宽免其欠银,但家族已经没落。
27、生平在被抄家以后,曹雪芹随家一起迁居北京,曹雪芹曾在“虎门数晨夕”,“虎门”即北京西单牌楼北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
28、结识了张宜泉、敦敏、敦诚兄弟等人。
29、关于《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曹雪芹的中、晚年生活,由于文献资料极少,很多问题无法确知,只能存疑。
30、从曹雪芹晚年的好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
31、张宜泉的《伤芹溪居士》云:“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
32、曹雪芹的诗,有创新独特之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贺。
33、[2]他的友人敦诚曾赞道:“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34、”又说“知君诗胆识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
35、”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
36、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37、醉余奋扫如橡笔。
38、写出胸中块磊时。
39、”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
40、生活更加潦倒,常“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靠着卖画和亲友的接济过日子。
41、据一些红学家考证,曹雪芹就是在这样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创作。
42、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完稿,曹雪芹因贫病无医而“泪尽而逝”。
43、(亦有红学家考证认为《红楼梦》的创作时间应该是曹雪芹在右翼宗学里的那段时间,无论是生活条件和思想交流的条件都无出其右,并且根据脂砚斋等批语显示《红楼梦》应该是全部完成,但只是后半部大约三十回“被借阅者迷失”。
44、)留下新婚不久的遗孀,终年还不到五十岁。
45、(根据现有资料并不能确定曹雪芹的生辰年月,不过亦有红学家认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辰即是其原型曹雪芹的生辰,故有曹雪芹生于1723或1724年之说。
46、另外,根据张、敦诗文透露曹雪芹不过40岁,故曹雪芹生于雍正元年或雍正二年的说法也是有比较多的证据支持的。
47、与之相反,曹雪芹生于1715年的说法没有任何实证可以支撑。
48、)生卒年与生父论曹雪芹的生卒年,他活了多少岁,一直是红学界争议性很大的问题。
49、曹雪芹的生父是谁,也无定论。
50、对于卒年,红学界有三种普遍的看法,即是“壬午说”(1763年)、“癸未说”(1764年)及“甲申说”(1764年初春)。
51、胡适凭甲戌本“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的脂批,认为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1763年2月12日)。
52、1947年,周汝昌提出“癸未说”,建议把卒年改为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
53、也有人说曹雪芹卒于甲申岁首(1764年初春)。
54、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年)春末,曹雪芹已病故,有敦诚挽诗“晓风昨日拂铭旌”、“四十华年太瘦生”为证。
55、周汝昌从挽诗“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一句中推测雪芹是因爱子患疹疾夭折而悲伤过度,一病不起,享年四十岁。
56、敦诚在挽诗中曾两次提到了“四十”这个数字,一是“四十萧然太瘦生”,一是“四十年华付杳冥”。
57、张宜泉也在《伤芹溪居士》诗题下注明雪芹“年未五旬而卒”,因此曹雪芹享年应在四十到五十岁左右。
58、曹雪芹的生父是谁,大致有两种意见。
59、一是认为是曹颙,曹雪芹是他的遗腹子,谱名曹天祐(佑),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年(1715年)──曹頫实是其堂叔。
60、由王利器提出。
61、二则说是曹頫;周汝昌、冯其庸、蔡江义持等说法。
62、周汝昌由卒年反推四十年,主张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甲辰年(1724年),冯其庸则主张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年(1715年)。
63、据吴新雷推测,曹寅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报得孙喜讯,友人张云章赠《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一诗,此孙也可能为曹雪芹。
64、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关系《红楼梦》早期抄本流传以来,作者并未署名。
65、因程伟元在程高刻本的序文中说道:“《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
66、”自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红楼梦》原作者为曹雪芹。
67、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的证据,主要来自脂批与书中第一回,书曰:“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68、脂批也多处明确指明作者与“雪芹”为同人,如甲戌本第一回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
69、”。
70、后来发现的脂批与曹家的线索相符,因此广泛被主流红学所接受。
71、清代诗人明义在其诗《题红楼梦》序中说道:“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
72、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
73、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 (姓曹)”。
74、然而一些研究者根据“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认定曹雪芹仅是《红楼梦》的增删、编修者,而非原作者。
75、亦有学者根据脂砚斋的批语,认为红楼梦在作者去世前已经基本完成,只是后半部分由于涉及朝政而被当局腰斩,未能存世而已。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