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儿子都活了多少岁(唐太宗的儿子)
大家好,我是小科,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唐太宗的儿子都活了多少岁,唐太宗的儿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虽然一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误以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就史实而言,论起唐太宗所有儿子中谁的待遇最差,李恪称第二,没人能比他更差。
2、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3、 首先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恪最迟贞观7年便去了封地,而与李恪同龄的李泰不仅不“之国”,唐太宗甚至还想过让其“入居武德殿”,最后还是被魏征力谏劝止。
4、李治更是自长孙皇后去世后就一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甚至在被封为太子后,仍让唐太宗不惜公然违反礼制也要继续留在身边,这便导致了褚遂良刘洎等人分别在贞观18年、20年相继上疏恳请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边一味溺爱,放其回东宫。
5、 其次,贞观7年李恪赴任齐州都督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
6、”可见让诸王之藩是因为“家国事殊”,更是为了绝诸皇子的“觊觎之心”。
7、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更适合身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毕竟作为太子同母弟,李泰对储位的威胁才是最大的。
8、然而唐太宗在“家国事殊”面前却出于私心,不仅不让李泰之藩,甚至还差点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说了,唐太宗一直将这个儿子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绝口不提之藩的事,贞观16年甚至干脆直接让他上朝参政了;却偏偏将没什么威胁的李恪打发到封地上去。
9、 再者贞观12年唐太宗给李恪写的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么一句,自然会觉得其间是饱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题目却是《诫吴王恪书》。
10、诫者,告诫、警告之意,齐王李佑在封地上屡屡犯错时,唐太宗也曾写信“诰诫之”。
11、所以这封信也不是什么诉说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写信来警告李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为了。
12、 而且就在唐太对李恪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李恪变得骄奢为由而不肯多给他财物,结果在面对李承乾与李泰时,唐太宗却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
13、唐太宗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东西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乾更是干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库物的限制。
14、 至于唐太宗会如何在书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给李治写的一封信,简直堪称是小肉麻。
15、但是比起对李恪的严厉告诫,或许唐太宗给李治的这封信才更似寻常间的父子之情吧。
16、 《两度帖》原文: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
17、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
18、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
19、耶耶,敕。
20、 译文: 两次收到大内送来的文书,却还不见稚奴你的书信。
21、爸爸我担心的要死。
22、刚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亲笔手书,说娘子生病了,我的担心害怕顿时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
23、从今以后,只要你的头风病发作,就立刻写信告诉我。
24、爸爸我如果生病,也会一一写信告诉你。
25、今天得到辽东(战场)消息,抄录一份给你。
26、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
27、爸爸,敕。
28、 最后,便是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唐太宗欲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了,甚至有人声称,如果唐太宗不喜欢李恪的话又怎么会要立他为太子?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唐太宗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为太子。
29、 贞观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后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毕竟“国赖长君”。
30、于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因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几位皇子: 第二子李宽,早夭 第四子李泰,夺嫡被贬 第五子李佑,贞观十七年谋反被诛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骂为禽兽不如 第七子李恽,好敛财,被有司弹劾 第八子李贞,仅比李治大一岁 第十子李慎,年纪比李治还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嚣、李简、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纪太小。
31、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岁的李恪,唐太宗还有别的选择吗?。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