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杜甫翻译
发布日期:2025-04-05 14:40:20 来源:网易 编辑:邰枝威
《登高》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重阳节时,当时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生活困顿,身体多病。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体弱的孤独与忧伤,以及对国家动荡局势的感慨。
诗意解读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日景象:急促的秋风呼啸而过,高远的天空中传来猿猴凄厉的叫声;清澈的小洲和洁白的沙滩上,鸟儿盘旋飞翔。这些画面充满了秋天特有的萧瑟氛围,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壮的气氛。落叶纷纷飘落,仿佛整个大地都在叹息;而奔腾不息的长江,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宏大壮观,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他长期漂泊在外,每逢秋天更是倍感悲伤;再加上年老多病,只能独自一人登上高处远眺,更加增添了内心的孤寂感。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望。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自己饱受艰辛,两鬓斑白;如今即使想借酒消愁,却因身体状况不佳而不得不戒酒。这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深刻反思。
总之,《登高》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经典之作。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伟大诗人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