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桃花源记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桃花源的传说依旧在世间流传。然而,关于那片神秘之地,人们却始终未能找到确切的位置。有人说,它藏匿于深山幽谷之中;也有人认为,它不过是古人笔下的理想国,象征着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多年以后,一个年轻人偶然间听到了这个故事。他心生向往,决定踏上寻找桃花源的旅程。一路上,他翻越崇山峻岭,穿越茫茫草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清晨,当他推开一片浓密的桃树林时,眼前豁然开朗——那正是陶渊明笔下描绘的桃花源!
这里的一切都如梦似幻:碧波荡漾的湖泊、青翠欲滴的竹林、炊烟袅袅的小屋……村民们热情地迎接了他,邀请他共饮美酒,品尝新鲜的果实。年轻人感到无比幸福,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然而,当夜幕降临,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地方真的存在吗?还是只是人类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无论如何,他已经明白,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怀揣善意与希望,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