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综合知识 > 正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全诗

“风萧萧兮易水寒”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刺秦王》,这句诗描绘了荆轲出使秦国前的悲壮场景。当时,燕国太子丹为了阻止秦国吞并六国,策划派遣荆轲前往咸阳刺杀秦王嬴政。临行之际,荆轲在易水河边设宴送别,好友高渐离击筑助兴,荆轲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诗既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也透露出他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易水之畔,秋风呼啸,河水泛起阵阵寒意,象征着荆轲即将面临的险境和未知的命运。然而,尽管前途未卜,荆轲依然坚定地踏上了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钦佩,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忠诚与责任的深刻思考。在历史长河中,“风萧萧兮易水寒”不仅成为荆轲英雄形象的经典注脚,更成为中华民族崇尚正义、勇于担当的文化符号。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像荆轲一样保持勇敢无畏的态度,为理想和信念不懈奋斗。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