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综合知识 > 正文

丹书铁券是什么意思

丹书铁券:历史的见证与象征

“丹书铁券”是一个充满古韵和深意的成语,它源自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制度。所谓“丹书铁券”,即用朱砂书写文字于金属之上,通常为铁质材料制成。这种物品最早起源于汉代,是皇帝赐予功臣或重要人物的一种荣誉凭证,象征着皇室对其忠诚与贡献的认可。

从字面上理解,“丹书”指以红色颜料书写,具有庄重与权威性;而“铁券”则因材质坚固,寓意承诺永久不变。因此,“丹书铁券”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表彰,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对受赐者个人功绩的肯定,也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君臣之间的信任关系。拥有铁券的人,往往享有减免赋税、赦免罪责等特权,甚至子孙后代也能继承这些优待。

随着时间推移,“丹书铁券”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用来形容某种不可更改的约定或承诺。例如,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用此词来形容某项协议或契约具备极高的法律效力和神圣地位。尽管其具体功能已不再存在,但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通过这一成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诚信与责任的重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承诺时应怀有敬畏之心。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