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综合知识 > 正文

忾怎么读

“忾”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是“kài”。它通常用于表达一种愤怒或怨恨的情绪,比如成语“同仇敌忾”,其中“敌忾”意为对敌人产生强烈的愤慨和仇恨。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

以下是一篇关于“忾”字及其文化背景的文章: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忾”字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内涵。作为一个形声字,“忾”的左边是“忄”,表示与心理状态有关;右边是“气”,象征气息或情绪的流动。合起来,“忾”字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波动,尤其是愤怒、怨恨等负面情绪。

“同仇敌忾”是与“忾”字密切相关的成语之一。这个成语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原文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里的“同仇”指的是共同抵御外敌的决心,“敌忾”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敌人的愤慨之情。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除了“同仇敌忾”,“忾”字还出现在许多古典诗词中。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里的“呜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和无奈,虽未直接用到“忾”字,但其情感基调与之相似。

尽管“忾”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范围有限,但它仍然提醒我们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通过学习这样的汉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并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忾”字的意义及其文化背景。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