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综合知识 > 正文

兰亭集序原文

《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一篇经典散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篇作品不仅以其书法闻名于世,更因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文辞而备受推崇。它记录了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在浙江绍兴兰亭聚会时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感慨。

文章开篇描绘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接着叙述了当时众人饮酒赋诗的盛况,“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展现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然而,随着宴席渐近尾声,王羲之笔锋一转,由乐转悲,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揭示了人生无常的主题。他进一步提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强调了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的哲理。最后,作者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作结,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历史长河中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兰亭集序》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至今仍具有深远意义。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